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正文 第446章 在大领导面前哭穷 这小子真敢
    沈用剑一直在观察陈默,这小子时时刻刻都肯记录,是个太好的习惯了。

    常言说得好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,这小子大有出息。

    这是沈用剑给陈默的定论,这个定论要是让陈默知道,他一定会更加兴奋和激动的,那可是大佬的贴身秘书啊,是政策的决定者之一的大人物。

    能得到这种大人物的认可,这一趟京城之行,那就不仅是带资金回县里的事了。

    等于直接在朝中牵上了线,攀上了人。

    陈默等董老说完后,又站了起来,毕恭毕敬地看着这位老首长说道:“老首长,听您一席话,胜读一辈子的书,您的话,我一定会牢记在心里,时时刻刻警醒自己。”

    “明天,我和房总早班机回县里,一回县里,我就摸排各村的路况,优先在偏远村点建棚,资金从县农业扶持基金里出,争取下个月就动工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,老首长,沈秘书,我还是想要你们帮竹清县争取到的扶持资金,县里底子太薄,用钱的地方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个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,我已经动用了两次个人信誉贷款,我这个代县长的名头再去贷款,怕是也不好使了。”

    陈默说着说着便红了眼眶,声音也变了调,可他依旧站着,继续说道:“老首长,您是不知道,前一段一老板租种的土豆被村民哄抢了,我下去处理这件事,才发现三方都难。”

    “种土豆的老板夫妻家里上有八十岁父母,下有几个娃等着他们在外种土豆赚的钱上学念书。”

    “可村民们又指着这点土地流转钱生活,而镇里挪用了这笔钱。”

    “我亲自查了镇里的账本,他们竟然连办公经费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老首长,遇到这种情况,我当场拍了板,拿我这个代县长的信誉从镇银行借了钱,把村民的钱发下去了,哄抢的土豆还给老板。”

    “同时给镇里寻找商机,可商机也需要时间创造经济效益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前天去村里,村里喝的是受了污染的河道里的水,我喝了,老首长,喝我心痛,也喝我万分内疚,我这个代县长,连个村民用水都解决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老首长,我这次和房总进京,除了让她重拾信心外,也是渴望得到两位大领导对竹清县的扶持的。”

    “乡镇这里那样的问题,很多,这次解决掉竹清县关于公安局局长卷假黄金案的事件之后,我就会一个一个乡镇去跑,所有的问题,我希望在我任职期间内,能一一解决。”

    “不瞒两位大领导,我确实想干事,可我又确实没钱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国家的钱要用在刀刃上,可竹清县的刀刃已经卷了刃啊。”

    “两位大领导,我翻阅竹清县的县志时,看到记录上有竹清县民国时就种香菇,可到现在呢,却靠天吃饭,进山里采摘一些野茹子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个代县长,看着乡亲们守着金饭碗讨饭,心里跟剜肉似的疼。”

    陈默说着,忽然从公文包里掏出本子,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很多数字。

    “两位大领导,这是我当深度调查记者时,走访全省乡镇记下的数据,乡镇如果没有产业支撑,没有造血功能,真的就会连办公经费都会成为缺口,难道镇里的同志。”

    陈默突然这般激动时,还是吓了房君洁一大跳,可听着听着,她便明白陈默这是有意在哭穷,他在要钱,把手伸进了国家的预算资金之中。

    明白这一点后,房君洁想笑,她是真没想到陈默还真敢要啊,可他的功课却是做得太足,太足。

    果然,沈用剑直接从陈默手里拿过了他的笔记本,翻看了好一会儿后,才低声对董老说:“首长,财政部刚下了笔农业专项款,您看要不要找找财政部?”

    “小沈,这事你去落实。”

    董老说完示意陈默坐下。

    陈默一坐下后,董老斩钉截铁地看着陈默说道:“小子,我会让财政部尽快就付五百万给你,不光修路建棚,把村里的卫生所也一并修修。”

    陈默激动地看着董老,感激的话正要张口说时,董老指着沈用剑正在翻看的那个笔记本又说道:“小子,你记了这么多账,你要把这些账给我从本子上搬到实打实的村子里。”

    “我让小沈给你们拨下去的资金,不会让你们还钱,但,小子,你要记得你今天说的每句话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董老把目光看向了房君洁又说道:“丫头,钱的事得算细账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公司的冷链车空返率太高了,从竹清县拉货来京城,回去时多半空着。”

    “能不能和县城的供销社合作?把城里的种子、化肥、农机零件捎回去,一来一回都不空跑,运费成本能降不少,省下来的钱,就能多给农户让点利。”

    董老这是太懂乡村,太懂农业了,也对,董老管了一辈子农业,全国哪个省,董老又没跑到呢?

    董老这一话一落,房君洁眼睛可亮了,她激动地说道:“董爷爷,您怎么什么都懂啊。”

    “我怎么没想到这个,前几天还有供销社的人跟我念叨,说农资运输成本高时,我都没想到这些呢。”

    “我一回公司,就安排人和他们对接,下周就能试跑一趟。”

    陈默这时是真佩服董老,八十多的老人,思路这般敏捷不说,细节方面,完全骗不了这位老首长。

    董老这时应道:“还有个事,你们的特供品现在品类太单一,就腊肉和几种干货。”

    “竹清县山多,野生菌、山野菜都是好东西,为什么不做?”

    房君洁一怔,目光看向了陈默。

    陈默赶紧解释道:“主要是怕量不稳定,特供渠道要求持续供应,我也担心品质上保证不了。”

    没想到董老不客气地打断了陈默的话,直接说道:“量不稳定就想办法稳。”

    说完,董老起身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《山区经济作物图谱》,翻到菌类那页,直视着陈默说道:“组织农户搞林下种植,公司派技术员盯着,统一采收、统一加工。”

    一开始量少不怕,先把标准立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哪些能收,怎么保鲜,保质期多久,都得清清楚楚。”

    “等形成规模了,特供渠道自然能接住。”

    喜欢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:()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    
为您推荐